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大喇叭新闻 >> 乡村“大喇叭”让党史学习教育“声”入人心
详细内容

乡村“大喇叭”让党史学习教育“声”入人心

“乡亲们,大家好!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党史故事是《毛泽东——舍小家为大家》。青年毛泽东走出闭塞的韶山冲以后,眼界大开,救国救民于水火的思想与日俱增……”每天早上的8:15、中午12:00、下午6:30,庄浪县“应急广播大喇叭”准时响起。关山深处的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群众文化活动广场上,村民们一边锻炼着身体,一边聆听着广播内容。“我岁数大了,手机也用不了,通过大喇叭学习党史,感到特别方便。”郑河乡上寨村村民常宗建说。
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居住分散、学习能力弱、学习时间不固定等问题,庄浪县创新学习方式,丰富学习形式,充分利用行政村和自然社“村村响”应急广播,每天在固定时间段播放党史小知识,把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到田间地头、街头巷尾,打通党史学习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党的好故事、好声音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、入脑入心。

通过发挥村里大喇叭的作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实现了从‘定期学’到‘天天学’,从‘党员学’到‘全村学’,充分调动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积极性,也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在全村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。“村里这个大喇叭搞得好,每天定时播放党史知识,让村民们了解了很多党史知识,很受教育。”通化镇陈堡村党支部书记魏浩深有感触。

乡音传党音,宣讲入民心。一个“大喇叭”就是一个党史学习“宣讲员”,一个“大喇叭”就是一个党史学习“主阵地”。“应急大喇叭·党史微课堂”通过讲述百年党史故事,盘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,追寻红色记忆,宣传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,大力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,实现了应急广播天天响、党史知识日日学,即使是在田间地头,村民也能听到广播内容,真正实现“耳朵有听头,农闲有学头,生活有奔头”,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朱店镇新王村村民王安全是果园种植大户,他一大早就到村头的果园里忙活,一边听着党史故事务农活,成为王安全每天的一大乐事。
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庄浪县充分利用已建设完成的1个县级指挥中心,18个乡级平台,293个行政村和160个自然村的村级平台以及应急广播覆盖面广、传播速度快、机动灵活的有利优势,使全县所有群众都能收听到相关党史知识,真正实现了县、乡、村三级广播全覆盖,将其打造成宣传政策的“大阵地”、传授科技知识的“大平台”、倡导文明的“大讲堂”,拓宽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渠道,解决了农村一些老党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习党史的困难,进一步提升了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率。

截至目前,庄浪县应急大喇叭通过音频的形式已播出党史内容12期,不仅拓展党史学习宣传形式,而且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、深入基层,营造了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百年的浓厚氛围,汇聚了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


技术支持: 臻一甄采 | 管理登录
seo seo